根據Angela Saini 所述在英國每5個醫生就有1個是印度裔;在美國2000年後出現
矽谷有1/3的工程師是印度人;全
矽谷由印度人經營的高科技企業,多達750家的說法。印度這個充滿奇蹟的大國,藏著全世界最多的人才能量,他們的影響力正一波波衝擊亞洲和全球,已經在太空科技、資訊產業、生物醫藥、核能方面,展現驚人成就。而就在2018年8月 英國BBC報導一篇『為什麼印度KERALA
洪水被證明是如此致命』。
一個有能力上太空的國家,面對
洪水仍束手無策,以下來說明從6月至8月間的一系列整理:
印度南部KERALA的位置如圖1所示,印度的
季風季節於2018年6月開始,救援人員正在與暴雨作鬥爭以拯救居民,有超過20萬人在該地區設立的1,500多個緊急救援營地。但仍有需多民眾不願意到緊急救援營地,理由是:“如果我離開家,我什麼都沒有”(如圖2所示)。而當地政府敦促人們不要忽視
疏散命令,並向數以萬計逃到高地的人分發食物。
季風季節至6月開始以來,已有超過930人在印度各地死亡。而今年KERALA地區當地政府說:此次
洪水為該州一個世紀以來最嚴重的洪災。
喀拉拉邦在
季風季節期間,由於該地區氣壓較低,該地區的
降雨量比往常高出37%。直到2018年8月中旬
洪水達到頂峰時,80多座大
壩的水開始洩洪,加劇了KERALA淹水情況。相關問題:
1. 氣象報導的
預測也沒有發揮應有的功能。
政府水問題顧問 “沒有人
預測過這麼多的雨。這就是為什麼沒有為這一級別的災難做準備的原因。“我們每年都在管理
洪水,但這次非常極端,這就是他們被迫釋放水
壩洩洪的原因。也表示如果水
壩運營單位可以在
河川水位低時開始提前釋放水而不是等待大
壩填滿後才洩洪,也許
水庫洩洪就不會加劇了KERALA地區淹水情況(如圖3所示)。但他們別無選擇,只能釋放庫水。
2.
水庫的洩洪操作好像出了一些問題?
80多座大
壩的水開始洩洪又是怎麼回事?每一座
水庫的運作都是獨立的,均按照
水庫安全進行設計,
水庫間並無建立聯合操作的機制存在。因此,當降雨如報導所述
降雨量超過100年重現期降雨時,各
水庫就進行操作,也就如報導所述80座
水庫在同一時段同時達到洩洪標準。而事後當地官員也口述:若減少30座水
壩沒有同時段洩洪或提前洩洪,就不會那麼嚴重。如圖4所示,
洪水亦過
堤防與橋梁。
BBC新聞也對印度的
洪水進行後續問題進行瞭解:
1. 各
水庫上游沒有相關
預報資訊,僅有
水庫的水位測站,提供排洪與水資源參考使用。
下游並無水位站瞭解
下游洪水情況。
2. 這次降雨事後推估應超過100年重現期降雨,該地區沒有這一級別的防災經驗,難做事先準備。
3.
洪水襲擊KERALA造成的破壞給災難增添了另一個層面:大
壩帶來的危險。
KERALA地區如果沒有從這次經驗得到妥善管理,加上氣候變化
降雨預報仍然不穩定,那麼這種規模的災難很可能會在同一個世紀內再發生。
.JPG)
圖1 印度KERALA位置(資料:BBC)
.JPG)
圖2 災後淹水情況(資料:法新社)
.JPG)
圖3 淹水情況加劇地區淹水高度(資料:路透社)
.JPG)
圖4 退水後橋斷、
堤防損壞(資料:BBC)
楊昇學博士編譯
資料來源:
https://www.bbc.co.uk/news/world-asia-india-45216671